98项国家级专利、创新落地转化率70%……这群“美小护”干得漂亮!

时间 :2023-07-05 作者 : 浏览 : 分类 :行业新闻

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明与创新推动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优秀医院的护理发展同样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创造。“美小护”们不仅要有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健康指导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急患者所急,想陪护所想;为患者解忧,为陪护解难”。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坚持“以创新引领护理行业发展”,先后获得98项国家级专利,护理创新落地转化率达70%;省、市、全国创新大赛屡屡获奖,越来越多的“美小护”又多了“小小发明家”这样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

 

她们的初心和成果:让患者更舒适,让护士更方便,让行业更进步

 

 

这么多的护理发明是怎样形成的?她们的初心是什么?主任护师、洛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黎的解释一语中的。她说,为的就是“让患者更舒适,让护士更方便,让行业更进步!”

据介绍,2008年,该院在洛阳市医疗行业内率先成立了以护理为主导的新业务新技术学组,学组由专人负责,有组织、有流程,系统、规范地带领医院护理人进行创新、发明。学组每两个月深入临床科室,了解护理一线人员的创新思路,积极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创新中的临床困惑,引导护理创新方向,提供技术指导及信息支援,适时监控创新进度,对于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创新给予鼓励、支持。通过学术讲座、创新分享,让更多护士了解创新、认识创新,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并且,学组也进行管理创新,将护理创新项目进行类别管理,按照用具革新类、方法改进类、管理创新类、金点子,让每项创新项目均能得以尊重,极大地激发了护理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为了让护士创新的积极性更强、创新的力度更大,医院院内部多次举办创新比赛、创新分享会、开题报告、结题汇报等活动,让更多的创新项目得以展示,激励护士不断创新。

统计显示,在该院,从2001年每年几项的护理创新,到2018年的每年近200项护理创新项目,数量飞跃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的进步,护理人员更加注重通过循证依据,改变常见的护理工作方式。近年来,护理方法改进类创新项目占比从十几年前的屈指可数到现在的45%;护理创新落地转化率也提升至目前的70%。

为了提高护理创新项目的转化推广,从2018年开始,该院对有推广价值的、科研项目高的创新项目给予1000元以上资金帮扶,鼓励项目推广转化。医院每年都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甚至全国创新大赛,让护理人员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近年来,这里的护理发明曾荣获全国护理用具创新大赛二等奖、优秀奖;第二届河南省护理用具创新大赛三等奖、优秀奖;第三届河南省护理用具创新大赛二等奖、优秀奖等,囊括洛阳市护理用具创新大赛的所有奖项。荣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实现洛阳市护理专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零的突破!并获得98项国家级专利。

 

她们的理念和实践:创新不能只有思路,目的是转化和应用

 

 

“创新不能只有思路,目的是转化和应用!”李黎说,并以其中的侧面小切口术后加压胸带、儿童留置针固定板、气管切开防痰口罩为例,对此进行了诠释。

——侧面小切口术后加压胸带。随着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侧面小切口手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正中切口手术,患者痛苦更小、愈后更快。然而,市面上术后胸带的变革并没有适应外科技术的提升。传统胸带固定位置适合偏高、偏平,而腋下切口手术部位特殊,且由于胸廓的特殊解剖结构,传统胸带不能很好地固定胸骨和保护切口。心外科护士发现工作中的这些困惑,创新做出一个可以为侧切患者固定伤口的加压胸带。胸带内侧面有一个加压垫,根据人体曲线制成上薄下厚(外型上呈梯形)的加压垫,外层有绒布罩可以减少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加压垫与胸带之间可以拆卸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位置,这样在胸带加压时不会出现胸带与伤口之间贴合不紧密,出现松散、滑脱等情况,可以更好地固定肋骨,促进伤口愈合。

——儿童留置针固定板。在给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家长都希望护理人员能一针见血且静脉留置针可长时间保留。实际工作中,由于患儿活动过多、不配合、抓留置针而引起脱管是最常见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0年的老护士马晓红,制做出用于限制手部舒展运动的儿童留置针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有可粘贴的固定带,固定带与固定板相连接的一端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形状为山字形,山字形的底边与固定板连接。固定带可以根据患儿手的大小来稳定留置针,增加了留置针的使用寿命,限制了患儿手部的活动以免造成留置针脱落,减轻患儿痛苦,节约住院期间的费用开支。

——气管切开防痰口罩。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是临床疏通气道、维持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而积极的急救措施。气管切开后,可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的目的。但是,气管切开患者咳嗽排痰很困难,每一次的呼吸都会伴随着痰液和分泌物的喷溅,若不及时清理,还会造成伤口的二次感染,也会加重护士的护理工作。护士王玉大胆创新,制作出气管切开防痰口罩,通过防痰口罩上面的口袋设计来阻止咳嗽时的痰液喷溅,起到防止喷溅和收纳痰液的作用,改变了传统使用方块卫生纸铺于气管套管下方咳痰后进行擦拭更换的现状,降低了因痰液喷溅至手术切口、气管切开处、造成局部皮肤及切口感染的概率,也减少了医务人员因痰液喷溅而造成职业暴露的概率。让患者不必担心自己的形象问题,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小创新带来大进步,小发明引领新风尚。新入职护士李依娜说:“刚入工作岗位,就被老师们的创新精神给感染了,我也要成为一名时刻为患者着想的优秀护士!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患者,为了医院的进步而做出的努力!”

img_load
    联系方式
  • 电话:0391-416 5293
  • 邮箱:market@jinsanyang.vip
img_load
周一至周日 08:00 - 20:00
img_load
img_load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