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偶尔听到的声音还是在说“银发经济”,在说“一亿的广场舞大妈”,进入养老行业的互联网人摩拳擦掌,似乎这是唯一还未被挖掘的万亿规模蓝海市场。
而当我们在说养老行业和养老创业,究竟是怎样的?从今天起,我将尽可能真实全面的梳理呈现中国养老行业的种种,这当中有我在“陪爸妈”踩过的坑,也有行业前辈的经验分享,以及数千位老人的沟通反馈,希望能对愿意投入养老事业的创业者们有所帮助。
创业维艰,在每一个你拼命闯荡的时候,你的爸妈正在老去,而我们也终有衰老的那一天——因此特别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来参与讨论和分享养老的话题,等你来:)
问题1:中国的养老行业,是冰还是火?
从人口规模看:老龄化一路狂奔,银发经济就在眼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16.1%,65岁以上人口1.44亿,占总人口10.5%。全国老龄委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
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预计进入老龄社会(65岁+>14%)为2025年前后,相比发达国家50-70年的进程,预计中国与日本类似仅需25年。
预测2014-2050年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将从4.1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GDP占比8%增至33%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但银发经济的背后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事实,老人的收入更多以家庭储蓄和应急为主。
从养老政策看:政策倾向多+摇摆幅度大,是事业还是产业?
根据相关政策,9074或9064是主要的养老策略,共性是90%为居家养老,6%-7%是社区养老,3-4%为机构养老。2015年起,国资背景的金融、保险、地产等公司开始布局或收购养老项目,而2016年起亲和源、汇晨、人寿堂先后被收购,则代表着前期5年的跑马圈地画上句号,千人规模,运营亏钱,依然值钱。
而2013年起,以北京市为例,政府兴建郊区,以及城区内的日间照料中心;但从2015年的政府报告来看,郊区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高达48%,日间照料中心超过66%已经关闭,即便在有高额补贴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持续经营;到了2016年,相关政策导向已经是“社区养老驿站+照料中心”的公建民营,显然这当中事业和产业的界限并不清晰。
从陪护刚需看:空巢、高龄、失能,陪护需求巨大,但谁来照顾?
生活状态上,空巢、独居和高龄老人成为庞大群体,空巢老人1亿+,独居和高龄老人都分别在2000万+;身体状态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为4063万(占老人总数的18.3%),按老人护工比1:4计,对应的护工缺口高达千万,即便是到岗的养老职业相关人才,到岗第一年的离职率就高达30%以上。
从消费升级看:旅行、文娱、金融,互联网+消费升级,是近还是远?
目前60-70岁的低龄老人占55%;其中60-65岁达7814万占35%,该群体具有旺盛的养老需求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全国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总人数的20%,平均4次/年/人,另一方面是低价团的欺诈和强制购物;一方面是老人使用移动互联网抢红包聊微信不亦乐乎,另一方面是移动支付的使用率仅在5-10%之间。我们看到传统线下服务的升级与老人对价格的敏感仍是典型矛盾,社群+电商的移动互联网化也还和老人很远。
是的,在我们一直强调养老是万亿市场的时候,更应该冷静下来去看待中国式养老的冰火交融。政策永远都是锦上添花,回到老人用户的需求本身,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问题2:养老金连续涨,老人支付能力还是不足,钱都去哪儿了?
首先我们来看现在的老年人用户群体是怎样的:按60岁以上定义,现在的老人都是1956年前出生,成长于中国经济较为困难时期,省吃俭用是一辈子的习惯,首先观念上就是节省为主。
再来看这些老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是靠养老金,平均值从2005年的平均714元到2015年的2200+元,自2008年连续保持8年涨幅10%以上。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等因素,2016年的养老金涨幅降为6.5%,也就是说老人的平均退休工资在2350+元/月。
虽然养老金的绝对水平在不断提高且涨幅跑赢CPI,但老人的首选仍是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一方面虽然医保体系在不断升级,但因身体机能退化/意外事件造成需要长期照料的情况,每个月的退休金将立刻入不敷出(最基础的家政阿姨照料费用是3500-4500元/月);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加之房产市场的不断升温,老人在条件允许时也会选择攒钱购买房产,更多是为80、90后的子女提供支持。
因此,有限的养老金将主要用于自身的养老和应急照料,以及家庭/子女的住房支持等……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大额支出,储蓄行为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动机,对应老人的可支配收入就会显得不足。
这当中显而易见,已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介护/照料是强刚需,是老人储蓄金/子女赡养资金的重要流向之一,是养老创业最直观可见的机会点;此外,分时陪护和智能硬件是补充和辅助:
1、长期介护是刚需:长期不能自理的老人,24小时生活介护不可避免
线下存量形态——家政公司、
创业公司——上门照料(二毛照护-自营;云家政-平台);社区养老(爱照护)
支付形态——老人+子女,出发点是减轻长期照料压力,为老人提供更专业服务
背景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2.22亿60岁以上老人中,其中4000万失能老人
观点1:服务人员的供给将长期限制该类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家政(阿姨)住家24小时照护目前仍是主流观念和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养老照料的家政人员典型画像是45-55岁、女性、文化低,这个行业在过去的10年平均工资涨幅仅为200-250%(即从1500-1800元/月到3500-4000元/月),是所有家政工种中涨幅最低的,也是强度最大最辛苦的。考虑到该群体学习能力有限,也正在面临返乡照顾老小及自身养老的问题,因此未来的5-10年一定会面临一线城市的养老看护阿姨荒(月嫂/育儿嫂 会相反呈井喷),这将直接影响到线下存量和创业公司的供给能力。
想要解决服务人员供给问题,一方面是对接“医护卫养”相关大专院校,定向培养年轻化的服务人员,甚至是采用委培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明确职业发展上升空间,使其单位时间收入提升也是留存的重要途径。
观点2:线下养老服务实体首先考虑成本结构,再去+互联网
对于该方向,首先要具备线下实体作为支撑,需要同时具备“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人员培训、增强用户信任”的功能。这当中对成本支出起关键影响的是“房租+护理人员”。因此理想的成本结构是房间内本身就有需要照料的老人居住,护理人员1对4-5位老人可以保证较好的服务质量,那么老人的床位费(住宿、饮食、护理等)就需要覆盖上述成本,保证实体店自给自足。之后+互联网,可以连接老人家属,并为更多社区周边的老人服务。
以“爱照护”为例,自2009年起承接上海市政府长者照护之家的运营工作(老人床位收入+政府补贴),并通过SaaS系统+智能硬件的组合,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一对多的照料效率,改善了老人的服务体验(+互联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相对比较讨巧的组合形态。
相对来说,二毛照护定位专业服务人员提供的居家养老照料,包括居室清洁、护老保姆、专业护理、病后康复。从商业模式来说,其一对一的上门照料成本结构并不合理——自营的上门服务人员经过培训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服务水准,同时带来的工资比市场价高20%左右(约5000-6000元),定位于相对中高端的客户并由子女买单。
足够多的订单并进行抽佣可以满足实体店的租金成本——按其官网的线下店来看月租金约在10000元,若按每个订单抽佣20%计,则需要10个长期上门照料订单,这就意味着至少需要10位专业优质护工储备,这就又回到了观点1中的服务供给匮乏问题。
而对于家政门店来说,本身家政的房租低、月嫂/育儿嫂/长期工等抽佣比例高、多工作的服务供给也多,即便少量老人的订单不赚钱,整体成本也是合理的。此时平台帮助家政公司+互联网,就能获取更多的订单,并对门店有服务质量的控制。
观点3:养老护理行业的服务升级仍处于萌芽阶段
早在2004年左右,以青松护理为代表的养老护理服务升级品牌就已诞生,随后在2010年前后慈爱嘉引进任爱华体系进入中国,同期夕悦等合资公司也开始养老服务的布局。但走到2016年的今天,150-300元/小时的客制化康复上门服务并没有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一方面原因是前面提到的,过去10年中老人群体的支付能力比现在还要弱;另一方面是对于老人照料的常规路径就是请家政阿姨,市场对于该服务的定义已经固化在“24小时住家看护,为此家庭支出<4000元/月”,看护的概念也停留在不要出事吃饱穿暖的水准,虽然照料水平并不专业,但不到135元/天的“性价比”远高于150-300元/小时,因此家庭用户很难选择升级服务。
这样的情况预计将在2020年后开始逐渐转变,主要愿意是70后人群正式步入50岁,60后人群开始退休,以及80/90后的经济积累和消费观念转变。
2、分时陪护是补充:阶段性/突发性有照料需求的老人
线下存量形态——家政阿姨、医院护工、全科/专科医生
创业公司——陪诊(e陪诊)、关联陪护(优护家)
支付形态——一般为子女,出发点是减轻短期照料压力,为老人提供更专业服务
背景数据:75.2%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类风湿等是城乡老年人患病比例较高的五类慢性疾病。
观点1:细分垂直市场有可为,长期跟踪价值高于临时陪护
个人认为单纯的点对点陪护价值并不高,其中典型的行为是陪诊——供给端是共享护士的闲散时间,护士在该场景下提供的价值是全程陪伴和建议提醒,可以节省需求端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问题,也让老人在排队拿药等跑腿工作上解放出来。
这当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供给端并没有提供物超所值的刚性价值:护士工作的动力是200-300元/半天的增量收入,对于能走能动的老人来说,一次陪诊要花掉月养老金的10%-15%是不现实的,而对于子女来说,如果老人情况确实严重,一定会亲自或让信任的亲戚来全程陪同。
第二个问题是,单纯的半天陪诊,并不能带来对于老人身体情况的改善:老年人的慢病需要长期跟踪和综合治疗,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换季/症状更迭等节点,花1-2个半天去三甲医院确诊病症,然后每周/双周去社区医院取药(医保报销比例更高 + 距离更近不用排队)。考虑到分级诊疗中社区首诊制度试点、医保用药品类逐步与三甲医院统一、社区医院与周边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和转诊机制等,虽然还需要时间逐步推进,但老人看病的省时省心程度会越来越高。
对比来看,长期对于老人典型慢病的的介入跟踪是更有价值的,例如优护家的模式是将医院内+家中的护理,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并分析形成老人专属的护理档案。举例来说,老人住院7-15天中主要以治疗/观察为主,回到家后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或实现康复,这两个阶段的体征/状态/陪护需求都有所不同,通过数据化的跟踪分析会对老人的“延续护理”起到重要作用。
3、智能软/硬件是辅助:可自理/半自理老人的测量和锻炼
线下存量形态——血压仪、血糖仪
创业公司——防走失(360手环)、监测状态(e伴)、慢病跟踪(如糖护士、六六脑)
支付形态——子女或政府,出发点是降低管理/照料风险
背景数据:2016年10月9日重阳节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50万人,平均每天有1370个走失老人案例发生,其中60%+的走失老人配偶不在身边,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经医院确诊的老人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有25%会出现再次走失。
观点1:硬件仅提供辅助作用,人的因素不可替代(亲人陪伴+医生介入+社会化救援)
很多人都应该看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嘿老头!》两部相隔18年的电视剧,当中老妈和老爸因老年痴呆带来的家庭困扰,让很多人看着揪心却又无可奈何。那么互联网和科技近20年的进步,到底能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
首先来看防走失手环:
从京东搜索结果来看,相比品类繁多的儿童定位手表/手环类产品,老人定位的产品数量仅为儿童的29%。目前较知名的是360手环,作为北京市老龄委防走失的政府采购供应商,从2016年7月起为10000名北京市户籍60周岁+ 有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或已确诊老年痴呆的失智老年人登记,并在30天内在社区属地免费发放手环。
首先手环类的老人产品可选数量少、老人对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接受度低,为此付出购买力的意愿度低(200-400元均价),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如跌倒、走失等),需要的是属地化的迅速响应和救援,这意味着在应急服务上需要足够的专业人员,覆盖范围也要足够大,这些工作谁来承载?此类产品更适合于由政府牵头采购,由社区志愿者属地跟踪服务,而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再来看状态监测:
根据e伴的数据,平均子女每天访问e伴的微信应用2次,浏览7.5个页面,全天平均停留时长14分49秒,用六年时间专注于打磨产品在养老行业中非常可贵。老人只要将设备佩戴在腰间,连续监测动作,分析行为活动,自动识别风险状况,及时提醒通知家人和服务机构。
类似于分时陪护中提到的观点,长期跟踪更具竞争力,只要能做到动作/状态识别的稳定和精准,并通过关爱宝奖金激励子女和老人的佩戴与关注,这样的连续性数据对于医疗和保险机构来说同样具有高价值。除了紧急情况的服务承载问题外,该类产品面临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更快速的获取用户,已看到的手段也包括与街道合作进行政府采购,以及与机构和企业渠道对接,虽然1099元/年的软硬件价格并不贵,但只要最终是面向C端老人/子女的推广,都会面临信任创建慢和使用粘性弱的挑战。
最后看慢病跟踪:
脑部衰老/病变导致老人记忆障碍,尽早发现症状需要通过子女观察和医生指导,而此前的预防行为和后续的康复行为成为有效的切入点。例如针对脑部预防/康复的六六脑(纯软件,机构/医院使用),及针对糖尿病管理/康复的糖护士/糖大夫等(家庭使用),都是在慢病中进行管理和干预的典型产品。从业务形态来说,ToB的机构对接比ToC用户业务的想象空间更大,这就要求团队的技术实力较高,属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模式创新(互联网+智能硬件)。
综上,在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能代替现有服务人员的情况下,垂直领域(如慢病管理/干预)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机会与壁垒;鉴于老年疾病的多样性和混合性,专业医生的配合与介入(如数据分析)必不可少。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医改政策纵深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升级阶段,即是从“规模”向“价值”的变革。医疗产业与新技术逐渐融合,单纯“走量”的医疗项目不再是投资首选,大量“伪需求”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下出局……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借力打力,最终在资本寒冬后的2019脱颖而出?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亿欧大健康将会在3月-4月陆续举办:医药创新产业沙龙(3月22日)、医疗大数据产业沙龙(3月29日)、非公医疗产业沙龙(4月26日)、科技医疗产业沙龙(4月19日)。欢迎大家关注!
活动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