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时话“老龄社会” “年龄平等”未来或成平权运动

时间 :2023-02-10 作者 : 浏览 : 分类 :行业新闻

【侨报短评】时至九九重阳节,在这个中国节日中,除了登高处、插茱萸,更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在此话语间,老人是被当作“他者”,是社会的主流——年轻人,所提倡尊敬的对象。然而,在人口老龄化冲击全球的今天,代表中国传统年龄文化的重阳节或许在未来会有新的内涵。

这并非遥远的事,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将达10亿,50岁以上人口数量超过了17岁以下。同时,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虽然不少国家都在鼓励生育,引进移民,企图改变人口结构,延缓人口结构上的变化,然而鼓励生育收效甚微,“移民红利”也有消失的那一天。基于经济发展、公共医疗进步、妇女生育意愿降低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出现重大伦理和技术突破之前,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相对于缓解老龄化,更重要的是要正视、接受老龄化,视之为“新常态”。

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此问题上能够称得上是“胜利者”。日本虽为全球老龄化社会样板,以政府层面政策齐全、养老产业专业著称,却也困境重重。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社会的思维仍停留在“年轻社会”,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化思维并没有在整个社会散开。

因此,在制定战略、实施制度安排之前,重新思考什么是老龄化社会尤为重要。

首先,老龄化社会不是衰落,老年人不是负担。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认为,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寿命的整体延长。归根结底,是人类发展到了更高阶的状态。

曾经,中国将人口视为负担,认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利国利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人口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人口的经济社会价值远远比我们过去认知的要大。老年人也一样,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宝藏仍有待人们去发掘。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老龄人相对于年轻人工作经验更丰富,对工作和事物的把握更理性更到位,但在体力上则处于弱势。在“求量不求质”、体力劳动占比较大的社会阶段,老年人的劳动优势难以发挥。当社会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并更注重“质”的阶段,更多适合老龄人的工作岗位将出现。

从消费力的角度来看,当社会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发展之后,老年人会比年轻人更有购买力。这一点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已有逐渐显现的趋势。有专家认为,日本发展出如此专业的养老产业,除了比其他国家更早进入老龄化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年人比其他年龄层的人拥有更多的钱。此外,老龄社会还将刺激医疗、护理、金融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老年人需要的不是照顾,而是尊重和平等。

在中国,老人一直都是被孝敬、被照顾的对象,一方面老年人因掌握传统家庭权力而被崇拜,另一方面则被当作了少数的体力上的“弱势群体”。而当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大多数”之后,最需要尊重、平等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年龄平等”今后或许发展成与“性别平等”一样的平权运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从古代到工业革命以前,老年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事务中占据支配地位,年龄就是权力,在中国甚至发展到了‘老年崇拜’的地步。工业革命以来,年轻人逐渐崛起,老年人逐渐衰落,崇尚年轻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和传播。”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或许应该重建一种新的以年龄平等为核心的年龄文化,倡导不同年龄段的人机会平等,占有社会资源平等。

诚然,对于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解决老龄化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发展,但观念上的率先革新或能给政策制定者以更多的启发,避免走先行国家的弯路。(完)

img_load
    联系方式
  • 电话:0391-416 5293
  • 邮箱:market@jinsanyang.vip
img_load
周一至周日 08:00 - 20:00
img_load
img_load
官方微信